庄周曾论书,丁字乃有尾。八分周已有,不自秦人始。
缅昔雨粟后,仓颉古文起。周宣二千年,中国通行此。
大篆变古法,籀文传自史。李斯变小篆,损益成绝技。
八分即小篆,聚讼殊可已。武将乃造笔,中涓更造纸。
不必出圣贤,万世遵遗轨。斯也灭圣经,罪不容于死。
此事可掩罪,亦薄乎云尔。斯诛汉隶出,却笑父似子。
唐朝名最盛,莫过阳冰李。咸谓李氏后,骑省一人耳。
清峭皖公山,山影落杯里。当时南唐衰,谪居下柴里。
双溪行院婢,古秀世无比。乔亭双美人,有灵亦当喜。
谁知金源后,碑失亭亦毁。迄今七百年,何处寻遗址。
金石且不寿,叹息循山趾。
寻乔亭遗迹与徐骑省双溪行院碑俱不见。清代。熊良巩。 庄周曾论书,丁字乃有尾。八分周已有,不自秦人始。缅昔雨粟后,仓颉古文起。周宣二千年,中国通行此。大篆变古法,籀文传自史。李斯变小篆,损益成绝技。八分即小篆,聚讼殊可已。武将乃造笔,中涓更造纸。不必出圣贤,万世遵遗轨。斯也灭圣经,罪不容于死。此事可掩罪,亦薄乎云尔。斯诛汉隶出,却笑父似子。唐朝名最盛,莫过阳冰李。咸谓李氏后,骑省一人耳。清峭皖公山,山影落杯里。当时南唐衰,谪居下柴里。双溪行院婢,古秀世无比。乔亭双美人,有灵亦当喜。谁知金源后,碑失亭亦毁。迄今七百年,何处寻遗址。金石且不寿,叹息循山趾。
杂诗 其二。清代。邹尧廷。 岩疆数十里,良楛各异族。地连颍与毫,犷悍习成俗。颇闻道旁言,谓我少严酷。抚心良自惭,十载负民牧。一邑如一家,痛痒关骨肉。如何治子弟,忍事日鞭扑。秋霜岂不威,未若春风燠。颓习讵难移,惜无仁者术。
舟次清口 其一。宋代。黄裳。 海岱东西六转春,投閒休说去思人。此方缘尽回头处,别有仙源可出尘。
忆王孙 其二 游西施山。清代。毛奇龄。 西施歌馆旧城东。画栋朱栏映碧空。花絮阴阴趁晚风。翠重重。石上胭脂堕雨红。
兰亭故居。宋代。王迈。 弭节稽山乐事多,旧闻一一入搜罗。卧薪伯业今何在,乔木家声久不磨。可笑儿曹怜野鹜,却输道士辨笼鹅。不因禊帖风流远,千载人谁数永和。
醉落魄。宋代。周紫芝。 柳边池阁。晚来卷地东风恶。人生不解频行乐。昨日花开,今日风吹落。杨花却似人飘泊。春云更似人情薄。如今始信从前错。为个蝇头,轻负青山约。
步虚词二十三章 其十四。。沈鍊。 轩黄方好道,我本列仙才。每过蓬莱岛,曾上凌云台。非无远游意,自多尘世哀。眷风回玉管,夜月隐金罍。将军营细柳,宰相调盐梅。丹砂即经济,宝鼎谁能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