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云晴锁万峰秋,丹嶂危居一比丘。活得百年犹是气,悟无少法不如沤。
鴳鹏休互嗤高下,椿菌何须论短修。教意宗乘莫我识,砂锅蔬熟笑无油。
山居 其二。明代。释弘赞。 素云晴锁万峰秋,丹嶂危居一比丘。活得百年犹是气,悟无少法不如沤。鴳鹏休互嗤高下,椿菌何须论短修。教意宗乘莫我识,砂锅蔬熟笑无油。
弘赞(一六一一—一六八六),字在犙。新会人。俗姓朱。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初入肇庆鼎湖莲花洞,翌年礼栖壑于蒲涧,剃染受具。以己事未明,遂度岭而北,遍参诸方。后归鼎湖,为二代住持,号草堂和尚。著有《木人剩稿》等百馀卷。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
释弘赞。 弘赞(一六一一—一六八六),字在犙。新会人。俗姓朱。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初入肇庆鼎湖莲花洞,翌年礼栖壑于蒲涧,剃染受具。以己事未明,遂度岭而北,遍参诸方。后归鼎湖,为二代住持,号草堂和尚。著有《木人剩稿》等百馀卷。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怀息庐和坡翁息轩。明代。李之世。 吾家有息庐,息身未有日。古人悼无闻,四十而五十。百年可例推,想亦无间隙。莫若早回头,可以息则息。果腹惟三餐,容身祇一席。古昔有良训,归当书之壁。
己未九日对菊大醉戏作四首 其三。明代。袁凯。 只今何处无黄菊,醉着茅茨有几人?贤妇稍能知此意,杀鸡为黍莫辞贫。
春灯曲 其四。明代。王邦畿。 兰丛翠叠气氤氲,月相庄岩看未真。手里星星香线火,曾无分与饮烟人。
上饶道中杂咏三首 其二。宋代。李纲。 鬓毛萧飒寸馀冠,蒙犯风霜却岁寒。但使孤忠能感激,岂辞远谪备艰难。苍苍云木留深景,渺渺深溪泻暮湍。独坐苦吟山寺冷,照人孤月正团栾。
折桂新亭。宋代。钱闻诗。 面对三江背五峰,一亭屹屹睨其中。蓬莱弱水眼前是,不必思航大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