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客潇湘岁月久,纸上陈人相与友。
佳日闲寻门外山,苍苍岳麓绝埃垢。
爱晚亭抱赤沙湖,一径枫叶寒泉吼。
几回夜宿云麓宫,荡出钟鱼摘星斗。
弃掷漂流那可道,挂魂木末猿猱守。
陈侯旧是耕山人,况系庐墓依林薮。
从军学仕三十年,老活江南柳生肘。
敢忘父子饮泣处,上冢还家心语口。
大乱屡作墟井闾,血肉蹂践烽燧厚。
祠屋依稀狞虎踞,草树披靡妖狐走。
写图寄愤益寄痴,湿寐岚光犹落手。
陈述猷乞题瞻麓图。近现代。陈三立。 昔客潇湘岁月久,纸上陈人相与友。佳日闲寻门外山,苍苍岳麓绝埃垢。爱晚亭抱赤沙湖,一径枫叶寒泉吼。几回夜宿云麓宫,荡出钟鱼摘星斗。弃掷漂流那可道,挂魂木末猿猱守。陈侯旧是耕山人,况系庐墓依林薮。从军学仕三十年,老活江南柳生肘。敢忘父子饮泣处,上冢还家心语口。大乱屡作墟井闾,血肉蹂践烽燧厚。祠屋依稀狞虎踞,草树披靡妖狐走。写图寄愤益寄痴,湿寐岚光犹落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松树。唐代。元稹。 华山高幢幢,上有高高松。株株遥各各,叶叶相重重。槐树夹道植,枝叶俱冥蒙。既无贞直干,复有罥挂虫。何不种松树,使之摇清风。秦时已曾种,憔悴种不供。可怜孤松意,不与槐树同。闲在高山顶,樛盘虬与龙。屈为大厦栋,庇荫侯与公。不肯作行伍,俱在尘土中。
自常山抵玉山途中作。。郭谏臣。 乱山青四合,江浙路中分。草露沾香径,松风扫白云。遥趋南赣檄,深愧北山文。士女道旁立,相看旧使君。
风兮吾心其淅淅,云兮吾身其幕幕。天兮吾道行踧踧,日月吾章光焃焃。
燃此电炬照斯堂,烛此数子如孩嘻歒赥。壶觞共引祛霜风,座中暂卸鞍鞯靮。
癸巳九月朔日与贻柏漫堂暮阑薇室夜饮海陵分韵得觅。。秦鸿。 风兮吾心其淅淅,云兮吾身其幕幕。天兮吾道行踧踧,日月吾章光焃焃。燃此电炬照斯堂,烛此数子如孩嘻歒赥。壶觞共引祛霜风,座中暂卸鞍鞯靮。且谈且笑数巉岩,一杯顿泯确与坜。眸炯炯兮心生文,人其车乎诗素簚。诗者人生自酝之,毋庸身外穷搜觅。为汪洋兮淼浩茫,为滩濑兮涓且濗。岂惭河伯观海若,吾之面目须自觌。中心磐石白宜坚,幽如深谷摈扃鼏。橐龠鼓荡兮灶陉突,乃有其诗腾烟兮抢攘复趯趯。耽诗久已技例穷,绕颈累累如瘰疬。天赉迷盳莫可祈,仢约倏忽无从繴。却看檐滴凹瓴甋,既悫励兮灵乃吊。或如填膺冰炭日胁阋,或如中夜戍烽陡鼓鼜。茕茕独立兀沧溟,运命焉须巫与觋。诗因作质各缤纷,珊瑚玳瑁杂䵶鼊。吁嗟于时正嚣嚣,蔽空嗢哕惟螇蚸。其间
四用前韵酬达夫 其九。宋代。刘弇。 提壶芦能送好声,客来长是及门迎。惜花待著连天幕,赌酒须翻卷海觥。
岁暮和颖庐。。熊盛元。 片魂终日绕禅扉,雾密空嗟烛影微。诗海波颓惟独啸,霜天月死竟安归?梅犹未坼知春远,路欲重寻与世违。猛忆山中泉水澈,倚窗闲检遂初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