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庙中兴初十年,大参内制馀百篇。心声之发动夷夏,手泽所存传子孙。
得其传者孙之嫡,参自道根至枝叶。一元生二二生三,万特取千千取百。
诗书其髓易其精,左右逢原笔纵横。公先闻道非后进,我后获仁岂先生。
知津问津盖有得,教玉琢玉其何名。玉虽不以石作使,以磨易磋亦其理。
春秋以来有师承,博约之外无宗旨。风行水上旧为文,雷在地中新复理。
参政瞿公之孙东广机宜德远惠书若诗以能问于不能久之愧虚盛意敬赋古风谢塞。宋代。曾丰。 高庙中兴初十年,大参内制馀百篇。心声之发动夷夏,手泽所存传子孙。得其传者孙之嫡,参自道根至枝叶。一元生二二生三,万特取千千取百。诗书其髓易其精,左右逢原笔纵横。公先闻道非后进,我后获仁岂先生。知津问津盖有得,教玉琢玉其何名。玉虽不以石作使,以磨易磋亦其理。春秋以来有师承,博约之外无宗旨。风行水上旧为文,雷在地中新复理。
(1142—?)乐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庆府。晚年无意仕进,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有《缘督集》。 ...
曾丰。 (1142—?)乐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庆府。晚年无意仕进,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有《缘督集》。
和千家诗六十首 其五十五 观书有感。。李江。 川上春流眼色生,天心坐处物能轻。面前光景何由到,只在致知又力行。
次游坡亭韵。明代。薛侃。 元气周九垓,时阖亦时开。波光涵万象,耀彼山之隈。俯视尘寰袖,高陟空中台。引盼尼山上,千古一颜回。六经失真诠,瓦缶时鸣雷。逐逐翳枝落,那将根本培。遥聆金石语,遐思真奇瑰。空山风月夜,怅望独徘徊。飞云探天乙,铁桥为君媒。漫尔羡坡老,乾坤亦殊才。冥坐俟东晓,身世忘堪哀。
蔎林劝予移居于杭雪舫檗斋二使君亦云然而瓯亭和之独堇浦有以知予之难于迁也。唐代。全祖望。 此间良足乐,思蜀还瞿然。既恋善和书,亦念原氏阡。以兹几踌踷,孤负卜居萹。我家旧吟社,近在孤山前。连刘诸高士,清风定有传。重荷诸君意,为续城东缘。他时倘几幸,得买阳羡田。不妨一岁中,来往三江间。所忧二使君,远飞不我延。